工作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研讨会嘉宾发言

2022-11-03

马国辉

中国航天五院508所人力资源处副处长

 

五院第五O八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1958年8月21日成立,是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的军工事业单位,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现有员工1800余人,其中技能人员263人,占人员总数14%,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共计56人,占技能人员总数21%(特级技师2人,高级技师18人,技师36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首都劳动奖章”1人,依托优秀的人才队伍,研究所先后成功完成了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等数十种型号回收系统的研制与交付,回收成功率100%;为我国提供了百余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占在轨业务运行空间光学遥感器的80%;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今天很荣幸能与各方代表,各位技能大师共同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刚刚通过田司长对《意见》精神的全方位系统解读,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意见》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意见》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多方面政策加以指导,明确了当前阶段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清晰的构建了一套面向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意见》中指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研究所作为航天器重要研制单位,肩负着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研制,人才强国、航天强国的战略使命。所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并将其纳入重点规划任务及建设考核目标中,针对技能领军人才制定了“一向一策、一项一策、一人一策”的专项培养计划。

同时《意见》中提出探索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的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及制度。目前,我所基于“积分制”人才管理理念,打造了一套定量+定性;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具体实施中定量评价以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专业理论、技能竞赛、师徒传承等11项评价要素为标准,聚焦能力重点评价技能人员的工作业绩和职业能力,定性评价以职业素养、担当作为、创新意识辅助评价技能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最终实现技能人员岗位序列的准确评价,能上能下、动态优化完善技能人才梯队结构。

研究所以用人为本、公正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自主研发一整套积分制人才管理系统,依托积分制系统实现公开透明、快捷有效的人员全维度信息记录,结合评价体系科学有效的为人才培养、推荐、使用、激励提供全面、客观、真实、详细的数据信息。

通过积分制系统与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综合运用,能够全面客观量化评价高技能人才队伍整体情况,并针对队伍情况进行分析,提供丰富多样的培养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在师徒传承的基础上,强化绝招绝技、工作习惯、职业道德的能力培养,以及灵活运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的能力强化素质培训;

二、结合大师工作室创新平台围绕航天产品研制特点开展技术攻关、工艺创新、交流研讨等活动,形成老带新,强助弱的分层分类培养格局;

三、深化校企联合机制,打造校企融合创新工作室,对学员开展订单式学徒培养,安排师傅指导,共同参与产品的生产加工,在实战中训练,使实习生迅速掌握产品的加工要点。实习结束后,输送到各部门各工种班组内,形成技能后备人才培养输送链;

四、依托重点型号任务,采用岗位练兵的方式,让技能人才在重大工程项目任务中锤炼自身技艺、激发创新性、不断提高技能素质水平;

五、大力拓展竞赛有关培养与锻炼,积极承办组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集团五院等各级各类工种技能竞赛,并格外注重工业机器人,3D打印、智能制造技术等新型数字化复合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助推人才成长的同时提升社会影响力;为企业转型升级、各类技能大赛及科研生产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支撑。

六、通过健全激励机制,推动梯队岗位体系优化,以不唯学历、职称、资历、身份的岗位评价体系激发技能人才潜能,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多样化途径、全面规划、分类实施为技能人才的全面素质能力提升树立导向、开辟通道、保驾护航。

基于积分制系统与评价体系的深度应用与实践,研究所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及活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激发和释放,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近三年新增“全国技术能手”2名,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装备维修技术能手”2名,“航天技术能手”1名,新增“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首都劳动奖章”1人,享受京外调干福利政策4人,获批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在2021年和2022年的全国技能大赛决赛中,我所技能人员获得2次一等奖的佳绩;近年来,在研究所承担的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中,有关技能人才总结的技术攻关,工艺改进、绝招绝技百余项,解决了大量复杂生产实际问题,促进研究所产品质量可靠性不断提高,防止了重大质量问题的发生,准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型号任务产品的交付,为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任务圆满完成和航天强国、强军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后续研究所将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持续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依据已有积分制系统不断优化技能人才信息化数据建设工作,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培养模式,完善技能人才稳、留、引机制,持续优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表彰激励保障制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贯彻执行“技能中国行动”,加速推动航天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最后,感谢主办方,承办方给予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贯彻、执行中央下发的《意见》精神,更好的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改革与发展,同时能接触到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同行,学习到非常优秀的管理理念,让我收获颇丰,希望能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能参与此类学习研讨,同时也祝愿我们国家的高技能队伍发展越来越壮大,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期发挥更大作用、建功立业、大展宏图。

 

  //  

王瑱

北京市朝阳区职业培训发展促进会会长

 

我们促进会由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担任主管单位,是北京第一家以职业培训为主要发展目标的社会团体,同时朝阳区还是北京市的职业培训高地,无论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数量,还是职业培训生产规模,都名列前茅,我们力争将朝阳区打造成北京乃至全国职业培训的理论创新区、实践先行区、发展引领区。

为了更好推动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近些年来,朝阳区陆续印发了关于修订《北京市朝阳区享受政府首席技师(员工)特殊津贴人员评选办法》的通知(朝人社发﹝2015﹞21号);《北京市朝阳区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朝人社发〔2021〕7号);关于印发《北京市朝阳区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朝人社能发〔2021〕7号);关于印发《北京市朝阳区职业培训专家团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朝人社发〔2021〕12号)等文件,为朝阳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利土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技能人才的一系列工作成绩。

1、北京市共开展八届“市特贴”评选,朝阳区推荐57人,共有27人获选。

2、朝阳区共开展七届“区特贴”评选,有171名首席技师当选。

3、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2家,分别是宋志春美发、刘福全卫星航天器装配工;共有12个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4、建立了两个世赛中国集训基地,分别设在北京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10月7日,当我在技能中国上看到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时候,内心非常激动。经过认真学习,我认为:

一是在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意见提出的“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合理科学的发展路径,能够将各级各层各类的力量有效结合起来,向着一个发展方向积极发力,有利于将行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特征或者是人才画像提炼出来,并发挥职业学校在培训人才方面的资源优势,以此为标准塑造有能力、有水平、有动能、有创新的高技能人才。

二是在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方面,意见提出“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应作为生产经营性企业及其他实体参加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在整体技能人才队伍中所占的比例都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创新和生产效能,甚至制约了地方经济和国家实力的高速发展。从高技能人才配置方面提出要求,是深入壮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大幅提高素质、优化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的最好方法。

我会是职业培训的行业组织,建立的是政府与行业的桥梁,陆续将出台激励我区培训机构参加参与高技能人才建设的措施,通过召开职业培训发展论坛、调研走访、课题研究、产学联办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了解高技能人才的存量、需求和未来增量,提出高技能人才的建设路径和方式,催生高技能人才蓬勃发展的状态,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并做出贡献。